由于在百度中输入跟公司名称“金德”有关的词汇,搜索下方就会出现“金德骗子、金德管业骗人、金德招聘黑幕”等有损企业形象的词汇,金德管业集团有限公司将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告上法庭,索赔1元。记者上午获悉,海淀法院经审理认为,百度公司未尽到相应审核义务,已构成对金德公司名誉权的侵害,因此判决百度公司在百度网站登载书面致歉函,登载时间为三日,驳回了金德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。 金德管业集团有限公司向法院起诉称自今年以来,该公司在百度的搜索引擎中不断发现有损公司良好形象的词语,并且数量不断增加。特别是当网络用户在百度搜索框中输入:金德、金德管业等词汇时,在百度搜索下方都会出现:金德骗子,金德管业骗人等严重影响公司形象的词汇,侵犯了公司名誉。因此金德公司诉至法院,请求判令百度公司停止侵权行为、赔礼道歉,并支付1元钱作为象征性经济赔偿。
庭审中,百度公司答辩称,当用户在搜索栏输入一个关键词后,搜索引擎会搜索到有关联性的词,这些词汇不是他们预先设置的,而是网络用户在搜索中实际使用过、且使用率很高的词汇,而且这些词汇处在不断的变化中,他们并不存在侵犯名誉权的行为。法院审理后认为,金德管业公司将这一情况以律师函的方式告知百度公司,但该公司对相关内容并未及时删除。其行为已构成对该公司名誉权的侵害。据此,法院作出上述判决。宣判后,百度公司不服提起上诉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我觉得这次百度很冤,百度本身就不应该删除那些对公司的影响不好的关键词,搜索框中联想出来的关键词都是搜索频率较高的词,和百度本身无关。百度作为互联网的入口,承担着引导消费者的责任。而如果人工删除了那些不良公司的负面关键词,岂不是公然误导消费者吗?当初百度的三鹿事件危机,全社会就已经显现出了对百度的不信任。而百度本身也承担着为消费者利益负责,如果此次百度服了海淀法院的判决,是不是意味着百度应该删除所有对公司影响有害的搜索结果呢?一家公司的好坏在备案中并不能体现出来,此时一些有体会的网友的说法就变得尤为重要了。互联网上找不到你说的话,这和你没在互联网上发表意见的效果几乎一样,看到的人甚少。我力挺百度,作为一家企业,一家拥有着数亿网民的信任,要对得起网民的信任。百度可能无法判断一家企业究竟是好是坏,这个评判权要交给我们自己,而要评判其好坏,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信息量,在一个信息量足够多,足够秀明的环境中,真假自然可辨,谎言不攻自破…
当然此事也有炒作之嫌,让金德一举成名,这和当初天极与百度的那次事件让天极成名一样…
(文中部分资料来自新浪科技)
8 条评论:
哎~!在中国就这情况
哎~!在中国就这情况
已阅
已阅
飘过……
飘过……
百度真冤
百度真冤
发表评论